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制造2025”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崛起
来源: | 作者:procdbcd2 | 发布时间: 2017-09-08 | 11887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5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旗下的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已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中国高铁“走出去”获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我国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多个国家也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并将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电站,同时向其出口更多的核反应堆。
  “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也是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力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出海",能在提高中国制造形象的同时,将一部分有效产能转移出去,可以解决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忠说道。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目前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已具有稳固的基础,现在需要协同效应,努力使全行业的产业链“走出去”,而非单个企业。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高端工程装备产业“走出去”存在几个特点:工程装备产品出口稳步提升,产品结构由中低端趋向中高端,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系列、成套设备出口比例在上升。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迅速增长。从近年的海外并购项目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良好,发展迅速。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带动了高端装备的升级换代。
  加快品牌塑造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即使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部分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在品牌塑造上,“中国制造”仍需加把劲。
  在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与工业应用协同创新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表示,能源装备是中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我国能源装备缺少一些像GE、ABB、西门子这样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进入全球500强的装备企业更是微乎其微。
  浙江省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曾经指出,当前“中国制造”还缺乏整体品牌效益,大量代工生产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没有定价权、利润分配话语权,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个体自主品牌建设进程依然缓慢。总体上,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竞争力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中国急需全面打响“中国制造”品牌。
  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而言,将酝酿巨大的市场机会。打响“中国制造”品牌,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务实管用之策,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动质量提升及品牌创建的重要体现。